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高中部>新闻动态

苦练内功,携手前行----中学部语文组教研活动纪实

----中学部语文组教研活动纪实

文章来源:中学部 作者:中学部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12日 点击数:815 字号:

为切实提高教师业务功底,适应如火如荼的语文教改新形势,本学期中学部语文教研组除去常规性的教研工作之外,主要还抓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直面考试

中学部语文老师,基本都是班主任,班级事务管理头绪繁杂,老师们静心阅读,研究考题的时间很少。为扭转这种局面,本学期语文组每周三第三节齐聚会议室,老师们都放下琐事,从基本的字音,字形等入手,动动笔,做做题,“让语文的灵魂也散散步”。初三,高三的老师因为要辅导学生参加中考高考,所以,在试题的专题探究方面更是走在前面。初三陈文玲老师,高三张世意老师,分别主讲2016年中高考典型新题型及教学策略。刘为彪老师,张辉老师各自出了两套基础题,让大家相互切磋交流。

让独立做题成为一种习惯,在做题中领悟题目的得失分点,在考试中反思如何教学更有针对性,是语文组老师的共识。尤其是跟学生一起上场考试的初三高三老师,体会更深。刘为彪,张世意,陈文玲,张辉等老师,一模二模考试跟学生同场答题,奋笔疾飞。经教务处组织老师评判,四个老师考试成绩喜人,尤其表扬陈文玲老师,二模考试得到傲人满分。“打铁还得自身硬”,毕业班语文老师们扎实的基本功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赞扬。

二、组内挖潜

语文组内最年轻的老师,也参加工作6年以上,按理说,每个人,至少在某一方面,都应该有自己的“绝活”。本着“让组内成员个人的优势成为全组成员的共同资源”的思路,本学期语文组的三次讲座,反响喜人。

第一个讲座是吕东老师的作文讲座。吕东老师平时特别关注新闻,同时她也希望自己的学生在作文中要关注现实生活,要接地气,摆脱作文的学生腔,模式化。如果说社会是大我,那身处其中的小我,该如何想,如何做?吕东老师在作文教学方面有自己独到而深刻的思考。在她看来,作文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所有的教育手段,目的最终是为了提高孩子的思考能力,促成孩子的成长。吕东老师的作文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契合拔萃学生实际,中学部老师们听后都感觉受益匪浅。

第二个讲座是王繁老师的课外阅读讲座。王繁老师是我校初中优秀语文教师之一。她代表初一语文团队,介绍了她们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思考与做法。老师们引导学生用各色蜡笔,思维导图,连环画等“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叩开厚厚的名家名篇大门。是的,想方设法让孩子们“先走近”,才可能最终“真走进”。

什么叫不错的指导方法?王繁老师的答案是,小孩们喜欢,所以觉得不错。朴实而有温度的话语,胜过万语千言。

课外阅读,如点点繁星,能照亮孩子的夜空;又如粒粒种子,扎根在孩子内心深处,终有一天,会枝繁叶茂。我们真心为优秀的初一语文团队点赞。

第三个讲座是贺主任有关教师语言的讲座。什么样的课算一节好课?有什么标准?什么样的老师是一位好的语文老师?贺主任讲座不拘一格,先抛出问题,引起大家思考,然后她以鲜活的实例,从教师语言的规范,流畅,机智,新鲜,激励等方面和老师们进行了深刻的交流。贺主任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坦言,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因为“开口饭不好吃”。她借用《圣经》的话“人心怀藏谋略,如深井,惟明哲人才能汲取”,希望每个老师,都能以自己的丰富语言,做学生人生路上的明哲人。她直言,老师们想提高语言水平,必须要有强制的行动,不如自己录录音,自己听听,对自己得有狠劲,彻底砍掉自己语言的‘六指’。要广泛学习,增强底蕴,因为,人,拿不出自己没有的东西,等等。整个讲座妙语连珠,语重心长,惹人深思。

苦练内功,携手前行。中学部语文组同仁,愿每天进步一点点,为我拔萃创星级学校不懈努力!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