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高中部>新闻动态

打垄畦劳动耕耘育新人

——中学部初二、初三、高中年级“历行课程”研学活动

文章来源:中学部 作者:中学部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6日 点击数:385 字号:

研学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了大兴的绿兴农场,也许是昨天下过雨,今天的天空格外的蓝,格外的美。

我们先去体验了古代农器“犁”的使用,前面一人拉,后面一人推,我们的“犁”飞也似的跑动,惹得大家捧腹大笑,也让带队的老师不断惊呼。大家对农耕的理解往往来自于电视画面,真正的一“犁”在手,却不知道如何操作了。在导游的讲解下,在老师的指点中,我们才知道犁地是如此的操作。培养动手能力不是简单的说说就能感受得到的,需要真正的俯下身去,参与进去才行。

第二项活动是扎染,也俗称草木染,同学们通过亲手捆扎、沁染、耐心等待,体验到了此项传统技艺的技巧。带队师傅的丰富经验的积累是日积月累形成的,期中要加入新的元素,制作手工的过程也是学习知识的过程,能有效调动手、眼、脑的协调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通过扎染,我们获得感满满的。

第三个体验项目是磨面粉。那活儿看似轻松,实则很累。石碾子是纯粹的石头,可是实打实的,非常重。每次两个人推碾子,刚刚开始还感觉很新奇,很轻松,几圈下来就感到腿脚迟滞,步子迟缓,一圈一圈不停的转动,让我们很多人都“败下阵来”。吃水不忘挖井人,吃粮不忘种田人。

最让同学们感触深的活动就是沙土炒炒花生!每人摘一把花生,放在袋子中,带到炒锅面前,锅灶内大火熊熊,花生被一袋袋倒入锅中,我们笨手笨脚地挥动着锅铲,沙土包裹着花生,花生在锅里来回翻滚。而其他同学在大锅面前被烟熏火燎却不离开,原来是耐心等待“美食”出锅,尝一尝地道花生的美味。几分钟时间后,花生皮的颜色就发生了变化,有人急不可待地从锅中抓一颗尝尝,不料热花生一下子烧着舌头了,大家伙七嘴八舌地说熟了,等出锅放凉之后才发现是半生不熟,只得重新回炉,再出锅已经是焦糊一片,也顾不得了,上手抓住吃吧!一袋花生就这么飞快地被消灭了……

扭起秧歌庆丰收。在学习扭秧歌的环节,大家统统披红,在欢快的舞蹈伴奏声中扭动起来,看似简单的步子让同学们扭得七零八落,大家笑着、跳着、扭着,忘记了曾经推碾子的辛苦,亲身参与到庄稼人庆丰收的浓烈氛围中,真正是聆听传统最美音乐,学跳传统最美的舞蹈。

上午的时间就这样匆匆流逝,转眼就到下午。我们去挖红薯,扎稻草人,参加了射击活动。红薯埋在土中,铁锨却不听使唤,脚蹬着就歪,干脆我们动手挖吧!每挖到一颗,我们就欢呼一次,还有的同学跟着班主任老师的后面,边走边捡,一会儿袋子就满了,这也是一种好机会。稻草人的捆扎着实让我们每个人累了一身汗,松散了不行,太紧了也不行,不是偏了,就是歪了,大家嬉笑着、闹腾着、欢呼着,终于在老师的帮助下扎成了本组的稻草人。在射击环节,端枪的姿势就让教练讲解了半天,等枪支上手,各种姿势都有,有把枪托顶到胸前的,有顶到鼻子的,还有的顶到了嘴巴上……每次“中弹”,大家都为其鼓掌加油,一次小小的射击活动,让每个班级的凝聚力“暴增”。

这里的田园风情格外的浓厚,我们在体验活动的时候,很多同学还给大鹅一家拍了张全家福。

下午,我们在充实的忙碌之中度过了,每人拎着一袋红薯和花生满载而归。突然想到一句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说的就是我们这一天吧!充实饱满,朴实无华,却也开开心心。

在回学校的路上,大家一直在看窗外,天空好美,云也好美,但“劳动的人民最美丽”的想法涌上心头!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愿我们都能为国家做一份贡献,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强大,愿我们在最好的年纪做出一番成绩,充实自己,不负韶华,做最好的自己!

疫散回课堂。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有我们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胜利;只有热爱我们伟大祖国,才能创设我们步入课堂认真学习的良好氛围。这次的研学活动,我们一起度过了一段愉快而充实的时光,为我们的青春岁月留下了难忘而不凡的痕迹!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拔萃中学生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