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与焦虑共处
——中学部期末考前心理疏导讲座
“黑暗给了我一双明亮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我希望大地上开满了窗户,让习惯黑暗的眼睛去习惯光明。希望大家能积极地看待焦虑,学会与焦虑和谐共处。”全国总工会心理咨询专家,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女健康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专家袁宏晔老师的话语引发了师生的共鸣,如何看待压力,如何了解自身的焦虑情绪、畏难心理和逃避行为,值得每个人审视和思考。
6月24日下午校会课时间,拔萃报告厅正在进行着一场《学会与焦虑共处》的心理疏导讲座。除却报告厅就座的初二年级学生之外,初一和高中同学在教室观看同步直播。期末考试临近,同学们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为帮助同学们走出焦虑的泥沼,有效化解和管控好考试前的焦虑情绪,中学部邀请有着丰富心理辅导经验的袁宏晔老师为全体师生做一次关于焦虑的心理辅导。
“很多人觉得,焦虑是耻辱的、不健康的,甚至是一种疾病。所以,有人用一辈子来同自己的焦虑作斗争。但从心理学角度看,焦虑和乐观都是心理应对策略,而不是缺陷。”袁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大家明白了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需要积极正确的面对。“比如明天要考试了,有人特别自信,觉得自己肯定行,吃饭睡觉都不耽误;有人却容易往坏处想,吃不香睡不着,深感焦虑。”袁老师讲到精彩处,抛出一个问题,请有这种焦虑感的同学举手。台下的同学积极回应,在大家掌声的鼓励下,初二1班的一位男生主动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焦虑时的表现,袁老师为其亲自做了中肯的点评。
袁老师精彩的讲座,恰到好处的点评赢得了又一次热烈的掌声,现场气氛愉悦、轻松,同学们在听讲过程中对焦虑有了更深的认识,学到了暗示法、转移法等更多应对方法。袁老师希望大家多学习心理学的知识,从老师刚才的讲解中悟出一些道理,为自己的健康成长添砖加瓦,也为我们在拔萃的学习和生活增添乐趣。
上一篇:唱响红色经典 庆祝建党百年[ 07-02 ]
下一篇:彰显靓丽青春风采,争做阳光健康青年[ 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