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初中部>领导论坛

最是读书使人美

最是读书使人美

文章来源:初中部 作者:韩校长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09日 点击数:2,484 字号:

一杯茶,一本书,一个人,在我们的眼中构成一道风景,让我们感动——最是读书使人美。

读书之美,美在静心

宋人翁森曾有“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的感叹,说的是人生以读为乐、恬然自得的幸福心态。的确,无论是晨曦初照的黎明、落日西垂的黄昏,还是喧闹的白昼、宁静的夜晚,大树下、花草间,一卷在手,或立或卧,或躺或坐,不仅在听书倾诉,与书交流,更在于灯光亲吻书页时的脉脉温情,微风吹拂书页时的沙沙声响,还有那书页中散发的阵阵墨香,神怡气爽,让人沉醉。

打开书,犹如打开一扇思想之门,不去说先哲圣贤们的智慧了,单是他们那些令人赏心悦目的文字,就已对人产生巨大的磁场,让人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读书时心无旁骛的安宁,似溪间潺潺的流水,如天上淡淡的白云,无羁无绊,闲适飘逸,任思绪随文字驰骋,遨游广宇,仿佛融入了山野的空灵,生出一种云水悠悠的心情,体味出菊香盈袖的境界。于是,夏日里读出了凉爽,冬日里读出了温暖,烦躁时读出了清静,平淡时读出了浓郁。此时的读书无功利之追求,既不是漂泊者饥渴时的一杯水,也不是夜行人黑暗中的一盏灯,它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一次精神之旅,是一家人在斜阳中共进晚餐的温馨。

读书之美,美在聪慧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它承载着人类文明的精髓。古今中外,人类的先贤和当代的豪杰们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无价瑰宝,要吸收和传承,唯有读书。所以,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与读书为伴。

书本如肥美的土地,只要耕耘,便有收获。年少时读书,乍闻书之香,初识书之道,遨游书海,可得知识之乐;年轻时读书,理想与人生,期待与憧憬,激情在胸,可明奋进之道;年老时读书,喜书之味,好书之韵,如清风明月,可悦身心之境。

读书,能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读书,可使我们插上飞翔的翅膀;读书,更是我们视觉上的盛宴;先秦诸子思想的伟大与深邃;唐诗宋词的华美与瑰丽;还有红楼的博大与精深……当李白雄奇的诗笔,把你带进激情的山川;王维清丽的诗情,把你融入如画的意境;还有那边塞的冷月、大漠的孤烟、北国的雄伟、江南的温婉,你怎能不倾情祖国的河山之美?又怎能不增长你的智慧与才干?

读书之美,美在修为

读书是自身修为的第一途径。“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书能教你为人宽厚,书能教你谦虚谨慎,书能教你自强不息,书能教你勇于创新。读与不读,对人所表现出来的内在气质和精神境界是不一样的,腹有诗书,其品自高,其德自谦,其身自正。

在书的世界里,你能感受到“逝者如斯”的那份大气;领略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那份超然;品味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那份自信。当你吟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时候,当你品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时候,你是否感受到一颗颗激越跳动的民族心和一段段荡气回肠的爱国情?当你聆听文天祥在零丁洋上高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时候,当你听到瞿秋白的最后一句“此地甚好”席地而坐从容就义的时候,你是否油然而生一种面对生死而不屈的凌云豪情?

读罢掩卷,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圣贤豪杰、一件件感人肺腑的生动事例跃然你的面前,每日自省,也必然会有了一个富有内涵的你。

读书之美,美在丰盈

人读书多有目的,或为“黄金屋”,或为“颜如玉”,或为“车如簇”,可谓有求而来,各取所需。但喜欢读书的人,全然是一种爱好和习惯,或者说是一种境界,一种享受,其真正的价值更在于自身心灵的丰盈与快乐。

人,仅有壮实的身躯,那还不是真正丰盈的生命;仅有年轻的容貌,也不是真正美丽的青春。读书使人美,美在意境,美在心灵,美在内涵。读书的过程,能使我们得到文字的抚慰,更能获得文字背后意境的滋润。读一本好书,宛如向沉思的哲人问道求学,点一盏明灯照亮心灵之路;又宛如与知己好友把酒畅谈,感受两颗心的同频共振。读书使人对生活增添新的感受和思考,拓展生存的精神空间,追寻人生的终极价值。灵魂在读书中净化,品格在读书中升华,人生在读书中丰盈。

读书之美,不在于读了多少书,而在于从书中汲取了多少营养。

捧起一本好书,品读一本好书,你会发现美丽已在我们身边。

2009年6月14日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